本月只上了半个月的课,剩下两周作为复习时间。
结课时,班级所有人都和授课老师合影,纪念着短暂的相处时光。我最爱的英国文学课结课时,我们询问老师是否能和她单独合影,并深深拥抱了这位亲切的老师,埋头在她肩上时,眼眶突然就湿了,因为我知道,自此一别,我大概再也见不到她了。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日语老师,作为交换生在本地学生的班级中插班学习时,老师们一般不会主动叫我们回答问题,但日语老师是个例外,他一视同仁,有时尤其爱叫中国学生,记得刚开始上课时,我几乎每节课都要回答三次以上问题,有时回答不出,久而久之“脸皮”都厚了一些。他不太会读我们的中文名,但仍然记住了我们的姓,用日语的方式带着姓叫我们,让我们感到被尊重,在他的磨练下,每节课都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课程学习内容。
马六甲之旅时认识了一位从广东来到博特拉上学的大四本科生,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很多卖中国菜的地方,尝过广东人在大马制作的叉烧包和烧烤。在临走之际,我和小伙伴们决定请他吃一次饭,用中国人的方式向他表达感谢。请吃饭的那天晚上,他又带我们去商场唱歌,到商场时恍然发现,那里的圣诞装饰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换成了中国龙年的新年装饰。晚上又去吃了一次夜宵,在一个周边店铺都已经关门的街上,只有这家店灯火通明,在两条街道摆起了数不清的红色“大帐篷”,坐满了客人,我们向隔壁桌的华人打听为什么这里在这么晚的时间还能有这么多客人,这个问题被稍后端上来的香喷喷的兰州拉面回答了,中国美食文化果然也是博大精深,传播久远啊!
考试没有什么意外,如约而至。英国文学的答卷着实让我头疼了一段时间,用一门非母语的语言来回答和探讨文学思考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能做到的远远没有本地学生那么好,但对于我而言,这已经是超出单纯的语言学习之外的收获了。国内英语专业每学期都专门设有培养批判思维的课程,而在文学学习中就处处是批判思维了,所以体现的也并不是语言学习能力,而是思考辩证能力,这一点和国内写小论文的模式还是很相像的。日语考试相对于期中考试而言,题目要略微简单一些,没有超纲内容,于是,也很顺利地完成了。
完成所有考试后,打扫完我们所居住的公寓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国了。拖着行李箱辗转24小时,终于回到了家。我的交换学习至此全部完成,接下来回到黄院继续我的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