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9月3日的交换因台风而延迟到了6号前往,因为是第一次去台湾,同时也是第一次坐飞机,心里既忐忑又期待。到了这边后看到对接的老师非常友好。实践大学和黄山学院的风格相差很大,这边的建筑是比较艺术的,感觉很符合这边主打的时尚、设计等相关专业。
但是心中的期望总是大过现实给予自己的感受,前往学校的中巴车空调坏了、宿舍突然停电导致没有冷气、下雨后地上全是很大只的蜗牛、学校处于山腰上交通不是很便利以及这边的饮食过甜等等,都让我感到不太适应。这种不适应让我每天都很难受,觉得有点呆不下去,经常会觉得这次交换是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甚至是想结束交换返回学校。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加上环境的不适应,我立即就找了这边的老师进行说明,老师也是第一时间察觉到我的状况,并且立马带我出去找方法缓解。她带我去这边的旗山老街感受了当地的人文,同时也耐心地开导我,让我可以抒发心中的情绪,慢慢学会适应。同时,在隔天的欢迎会上我也感受到了校长对这次交换的期待和喜悦,同时,系主任的热情不仅让我觉得很友好,一起交换的同学都觉得很好,校长和老师们的友善让我也开始逐渐对这里有了好感。
虽然环境的不适应对自身存在一些影响,但是在课程的逐步开始后,慢慢好了一些。我觉得这边的课程选择相对更为丰富,同时我所在的专业也更加注重实践、团队协作和自身能力的培养,这让我有了区别于在内地上学的新体验,虽然发表个人报告对我来说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对能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除此之外,选课有一周的时间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试听,如果觉得有困难的话也可以退选,或者是加选自己较为感兴趣的课程,我觉得和内地的课程安排存在一些不同。
这边让我感触较为深刻的人情味。无论是随处可见的除颤仪,还是公车上每个位置旁边都配备的下车铃,抑或是一些店铺所写的“苦命者免费”,都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温暖,并且在我们出去吃饭的时候,老板也给我们热情推荐了特产,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饮食习惯。
新认识的台湾同学察觉到了我的局促和紧张,他们以热情和友好来欢迎我们的到来,邀请我一起去吃饭,还会在闲暇的时候一起出去玩等等。在一起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会互相交流彼此的兴趣爱好,寻找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去感受了两岸的异同,这些都让人的心情也慢慢好起来,也进一步地适应了在这边的生活。
在休息时,我报名参加了新生一日游活动,去到了旗津和高雄市区玩。首先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特别的蓝也特别漂亮,然后就是看了走上了炮台和灯塔,看到很辽阔的景色。之后去到了市区的一个百货商场,购买生活用品之余还看到了露天的游乐场,这也是第一次看到游乐场是建在商城的旁边的。
除此之外就是在课余时间偶尔和室友“下山”逛逛,这也是台湾同学告诉我的叫法,因为学校在山腰上,出去附近玩的话他们都叫做“下山”。相对来说方便一些的就是坐学校的专车出门,虽然间隔时间会有点长,但是不用交额外的车费了,让我觉得还是挺新奇的。但是一开始在比较生疏和陌生的时候还是觉得交通特别不方便,熟悉之后就慢慢好起来了。
中秋节假期中,我和在台北的朋友一起约好去台中三天两夜的游玩。我们在台中也打卡了这边的著名景点,比如台中一中街、逢甲夜市、宫原眼科以及台湾美术馆。我觉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术馆了,和我以前所看过的展不太一样的就是里面的作品是比较贴近现如今的生活的新型艺术,更容易欣赏一些。此外台湾的中秋习俗是吃烤肉,也加深了对两岸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一个月既慢也快,从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平静和学会接受,也从不愿意出门到一个人去尝试出游,还有课程的多样性,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新的体验和经历,总结了这一个月的大致感受,也希望十月份能有更好、更新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