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全国技能大赛观摩总结——生环学院赵昌恒、外国语学院洪常春

发布者:洪莹发布时间:2017-05-26浏览次数:621


2017年芬兰技能大赛于5月15至18日在赫尔辛基举行。为了让选手获得更多的参赛经验,让专家掌握更多的前沿技术,中国人社部派出工业控制、木工、园艺与花艺四个项目的技术团队进行观摩。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沈丰和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刘书洋作为参赛选手、生环学院教师赵昌恒作为项目首席专家、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洪常春作为翻译人受邀前往现场观摩并与参赛的芬兰专家、选手进行技术交流。

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是中国交流团出发前就给队员们布置下去的一道必答题。

芬兰全国技能大赛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模式组织赛事采用集中开放办赛模式,同一时期完成所有项目比赛。同时,所有赛事均向社会以及媒体开放,并有大量企业职工、在校学生参观体验。在赛事项目设置上,安排有相当数量的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芬兰在全国选拔赛中设有41个正式比赛项目,其中30个比赛项目与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完全相同。

彩旗、标语、宣传画,挂满赫尔辛基赛场内外;学生作品、学校推介,遍布技能赛场……给中国交流团成员一个突出的印象是,赛事注重宣传推介,积极扩大比赛社会影响力安排技能体验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组织中小学生到现场参观,亲自体验技能的乐趣。

园艺项目比赛时间为18小时,赛题涵盖了世赛的大部分内容,为单人赛。在比赛前仅提供部分材料清单,在比赛前半小时提供赛题。评判专家包括裁判长和裁判,裁判长为来自芬兰的首席专家,而裁判由非参赛队的国内专家组成。同时为了增加竞争力,他们邀请了爱沙尼亚两位选手参加他们的全国比赛。

在整个观摩过程中,我们通过现场观摩,同行交流、调研,重点学习了园艺项目比赛的运行情况,观摩了选手、专家、教练的竞技表现,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也了解和学习国外组织办赛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芬兰的赛事体制和机制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加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建设,重视规范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的良性机制,芬兰政府强化对竞赛组织的经费保障,对竞赛实施方、优胜选手、参赛团队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和鼓励,鼓励行业,企业进行资金、设备的赞助支持,完善人员配置,做好竞赛工作人员队伍的组建工作……这些举措对我国举办赛事和参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据了解,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将提前4个月对参赛国所有注册的翻译人员随机分配,打乱原翻译项目,将翻译人员安排到新的项目。这一做法对大赛工作人员在跨文化工作环境下的沟通能力、专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际交流有助于打造一支有效开展工作的世界技能大赛专业人才队伍。”中国交流团相关负责人总结道。

“这是一次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的远行,也是一次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良机。”这是园艺项目专家、翻译选手的共识。

  

2017.5.22

与芬兰园艺项目首席专家托马斯进行交流沟通

接受芬兰国家电视台采访